国内部分P2P企业开始涉足海外市场
从P2P进入国内开始,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无监管的状态。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野蛮般地生长,坊间对行业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在前两天,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炉,但这只是初步的意见,尚未落到实处,监管之路漫漫。行业在国内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P2P企业在业务上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尝试,甚至开始涉足海外市场,走出国门,必定面临着种种挑战。海外市场该如何适应当地的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是P2P走出国门所将面临的巨大挑战。
互金指导意见发布,立足国内市场或将迎来新机遇
上周六,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其中对于P2P企业的监管,主要明确平台定位纯信息中介;监管单位由银监会监管;资金交由银行存管。《意见》的发布,将会引导行业发展进入规范阶段。《意见》发布前,网贷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因为无制度规范、无行业准入门槛和不明确监管单位,行业的发展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行业乱象频现:平台跑路、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层出不穷。乱象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外界对于行业的认可度不高,特别是普通民众,谈网贷色变,不敢投资P2P。行业不规范,在社会上得不到普遍的认可,一直以来就是P2P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而随着《意见》的发布,行业将逐步规范化,迎来一波巨大的投资潮,P2P行业在国内实现全民普及的时代即将到来。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2P市场。这或成国内P2P企业走出国门最大的优势之一。相比其他的海外P2P市场,国内的P2P企业享受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因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所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这使得国内的P2P企业能够在这样一个具有天然优势的市场环境中,完成原始的积累,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充足的后台支持。
部分P2P企业涉足海外市场,早期或面临水土不服
最近,我接触到了好几家P2P企业,都准备涉足海外市场。但是涉足海外市场所面临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将会成为进军海外市场的首要挑战。首先,就是政策监管的问题,就拿英国和美国为例,美国P2P企业的业务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证券化属性,证券交易委员会是P2P的核心监管机构,美国对于P2P借贷的监管重心主要集中在消费者保护和信息披露上,实质上美国的监管政策对于P2P的干预其实是不多的。而英国,则对P2P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包括最低资本金要求、客户资金保护要求、信息披露、产品营销及危机处置安排等。可以看出,英国对于P2P企业的监管是十分严格的。同样的,国内的P2P企业涉足海外市场时,也将面临各地监管政策的适应性问题。新联在线是目前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涉足海外市场的P2P企业,他们在新加坡和台湾都设有分公司,因而,同时也将面临三地不同的监管要求。
但是,同时他们三地运营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打通的问题。由于各地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不一样。新联在线三地更多的是技术资源共享、管理经验共享,而非全方位的一体化。三个运营中心中,新加坡与台湾两地有项目合作,他们的借款项目端在新加坡,通过台湾运营中心融资,两地有跨境资金流动。但是和大陆这边的资金打通会遇到比较大的问题。跨境资金如何实现流通,应该会是走出去的国内P2P平台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以P2P进入中国为例,本是以纯线上模式为主的P2P,但进入中国后逐渐演变成了“线上募资,线下放款”的模式为主,同时还提供本息担保。这都是P2P网贷模式本土化的结果。同样,国内的P2P平台走出国门也只能走本土化的道路。以新联在线涉足新加坡网贷市场为例:新加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一个天然的资金汇聚地。但是,另外一方面,虽然新加坡的金融业目前是十分发达但是当地银行贷款条例严格,许多中小企业因创业年资较浅或贷款额度太低等理由,面临着无法贷款扩展事业蓝图的难题。但是新加坡拥有超过36万5千家的中小企业,p2p企业却只有新联在线一家。整个市场尚属于开拓期,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未来对于其他选择开拓海外市场的p2p企业来说,同样需要不断的去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本土化结合才是最好的出路。
中国的网络借贷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市场。那么,未来注定会诞生一批规模巨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现在中国的P2P平台走出国门尚属尝试期,未来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将会有更多的P2P企业选择走出国门。
|